作者:曾昭安高杠杆风险
清代京城,皇宫大内。
道光皇帝身着一件略显陈旧的龙袍,龙袍上有一块明显的补丁。他坐在御书房的龙椅上,凝神看着桌上的奏折,心里想着国家的财政状况。
这时,身边的年轻太监小李子小心翼翼地端来热茶,轻声说道:“皇上,您喝点茶润润喉吧。”
道光皇帝接过茶,抿了一口,说:“小李子啊,朕这黄袍上的补丁,你可要缝得仔细点,莫要浪费了料子。”小李子赶忙点头哈腰:“皇上放心,奴才一定按照您的吩咐,珍惜一针一线,一点都不浪费。”这是龙袍上要打第二个补丁了。
过了几日,到了祭拜祖先的日子。皇宫内一片忙碌,太监宫女来来往往地准备着祭祀用品。
按照惯例,皇帝应该乘坐轿子前往祖庙。可是道光皇帝却摆了摆手,对侍从们说:“朕今日步行前往祖庙,这轿就不必备了,一来节省人力,二来也算是朕的一点心意。”侍从们面面相觑,但也不敢违抗圣意。
展开剩余73%于是,道光皇帝便在众人的簇拥下,徒步向祖庙走去。
路上,道光看着皇宫内外的一砖一瓦、一草一木、一粱一粟、一丝一缕,心中默默想着:“朕身为一国之主,理当以身作则,这树节俭之风必须从朕做起。”
又到了皇后的生辰。以往每逢皇后生辰,皇宫内都是大肆操办,张灯结彩,热闹一番。可是这次,道光皇帝只是吩咐御膳房准备北京打卤面来宴请大臣们。
文武大臣们纷纷欢天喜地前来贺寿,当平时几乎餐餐不离山珍海味的他们看到桌上只有简单的打卤面时,个个露出了惊讶的神色。
一位大臣忍不住小声对旁边的人说:“这皇后生辰,怎么如此寒酸?”
另一位大臣则轻声回答:“皇上崇尚节俭,咱们可莫要多言。”
这时,道光皇帝站起身来,对前来祝寿的大臣们说道:“各位爱卿,朕知道今日是皇后生辰,但朕以为,这宴饮不必铺张浪费。朕的子民还在为温饱辛勤劳作,朕怎能独自奢靡?这打卤面虽寻常、简单,却也美味可口,众爱卿且尝尝。”大臣们听了,纷纷点头称是,端起碗开始吃面。
道光皇帝的饮食向来非常简单,每餐只有四菜一汤。御膳房的大厨们起初还很不适应,总是想着法子给皇上做点精致的菜肴,可每次都被道光皇帝拒绝。有一次,大厨做了一道稍微丰盛些的菜,道光皇帝看到后,有些不悦地问:“这道菜为何如此复杂?朕不是说过只需简单的四菜一汤即可吗?”大厨吓得跪在地上,哆哆嗦嗦地说:“皇上,奴才想着皇上日夜操劳,想给皇上补补身子。”道光皇帝挥了挥手说:“朕不需要这些,朕与子民同甘共苦,这简单的饭菜就够了。”
在道光皇帝的要求下,后宫的妃嫔们也过着简朴的生活。皇后的宫殿内,没有过多的华丽装饰。皇后坐在铜镜前,看着自己朴素的衣裳,心中虽有一丝失落,但也理解皇上的用心。他身边的宫女小红轻声说:“娘娘,您看您这衣裳都旧了,也不换一件新的。”皇后叹了口气说:“皇上倡导节俭,本宫理当支持,怎能违背?这衣裳虽旧,却还能穿,不必再做新的。”
可道光皇帝没想到,皇宫内节俭已渐成风气,皇宫之外的京城街头却是另一番景象。达官贵人们依旧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,他们穿着绫罗绸缎,坐着华丽的马车,出入各种高档的酒楼茶馆和风月场所。
有一天,道光皇帝微服出巡,他走在京城的大街上,看到街边的百姓衣衫褴褛,面有菜色。他心中一阵难过,更加坚定了自己节俭治国的决心。
这时,一个小乞丐跑到他面前,伸出脏兮兮的手讨钱。道光皇帝从袖子里掏出几个铜板,递给小乞丐。小乞丐惊讶地看着他,说道:“大爷,您看起来不像有钱人,怎么还这么好心?”道光皇帝微微一笑说:“朕虽不富裕,但比你还是强多了。”
回到皇宫后,道光皇帝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和皇宫内的所有人节俭度日。他深知,自己的节俭虽然不能立刻改变国家内忧外患的困境,但却能为臣民树立一个榜样,有助于良好官风民风的形成。
【作者简介】曾昭安高杠杆风险,湖南省洞口县文旅广体局退休干部,文学、文史爱好者,码字笔耕近半个世纪,小有成就。
发布于:四川省